IMS STAFF三坐标测量机在钣金机箱检测中的创新应用

2025-03-06 17:25

随着5G通信设备和工业控制机箱向高密度、轻量化方向发展,钣金件的制造精度要求也水涨船高广东合丰模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对其产品——某型工业控制机箱底盖需检测时提出了几个测量难点:效率瓶颈,无法匹配产能需求;精度局限,微变形难以捕捉;数据孤岛,纸质报告无法关联三维数模,质量追溯效率低下。

一、技术方案

1、硬件配置(STAFF 7107)

   高刚性结构700×1000×700mm花岗岩基体(热膨胀系数6×10⁻⁶/℃)

   智能测头系统IMS-10T全自动旋转测座,支持720°全向定位快速分度,结构牢固,能够携带超300mm的加长杆,并支持多种触发式测头;

   先进控制系统IMS专业设计IDC-Plus控制系统,具备21种误差空间校正技术和自动调谐功能,实现最佳性能。

   2、 软件赋能

   智能路径规划:基于IMS-DMIS CAD++的算法优化,减少空行程42%

   数字孪生建模:导入STEP模型自动生成检测程序,编程效率提升70%

   实时温度补偿16通道温控系统将环境波动影响降至0.3μm/℃

图片1.png


二、测量流程

   1、测量前准备:检查三坐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点检精度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在设计图纸上找到零件基准,根据零件的形状对零件做好测量定位以方便测量。在测量软件中导入机箱底盖STEPIGS格式的3D数字模型,零件按图纸标注基准确定坐标系建立的建立方法。此钣金零件的设计基准为3个相邻平面,采用3-2-1坐标系法中的面--面自动建立坐标系。

图片2.jpg

2、测量过程:首先,建立初始坐标系(明确工件在三维空间的具体位置,并确定XYZ的,为精确建立坐标系提供初始依据),确定好工件大致位置后进行坐标系精建(通过精确测量基准元素,可以使建立的坐标系更加精确,减少测量误差),完成坐标系建立后要检验坐标系(可以验证坐标系建立是否准确,并对建立坐标系的基准要素进行误差分析),最后进行几何元素的测量(测量特征包含点、线、面、圆等,比如线性尺寸的距离、直径、角度和形位公差的平面度、位置度等尺寸评价需要的几何元素)。

3、测量报告输出:评价尺寸,输出测量报告,即完成检测。

图片3.png

   三、测量结果分析

此次检测共花费1.5小时,输出尺寸267个,检测出5处圆心距超出设计公差0.01~0.03mm,零件整体测量结果符合客户允收标准,判定合格。

IMS STAFF三坐标测量机通过硬件革新、软件智能、流程规范的三维突破,为精密钣金制造提供了可量化的质量提升路径。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检测效率的倍增,更在于推动企业从“事后检验”向“预防性质量管控”转型。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度集成,该方案将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助力智能制造升级。